【合夥事業之隱名合夥人分擔債務之責任】。稱隱名合夥者,謂當事人約定,一方對於他方所經營之事業出資,而分受其營業所生之利益,及分擔其所生損失之契約,為民法第700條之隱名合夥事業之規定。次按被告甲自承100年間向原告訂購魚貨,而被告2人所稱經營之外燴辦桌「A」公司,正確名稱應為「A企業社」,並由被告乙獨資5萬元設立,則依被告不爭執該外燴辦桌係2人共同經營、被告甲自承係其向原告訂購魚貨,及被告乙以其自己名義設立「A企業社」等情綜合判斷,顯然被告2人共同經營之外燴辦桌事業應屬「隱名合夥」性質,亦即「A企業社」實際係被告2人共同經營,被告乙為出名營業人、被告甲係隱名合夥者,並因被告甲參與該外燴事務之執行,依民法第705條:隱名合夥人如參與合夥事務之執行,對於第三人,應負出名營業人之責任規定,即應就系爭貨款與被告乙負共同清償之責。被告乙固抗辯已負擔清償系爭貨款半數以上,現未經營外燴,並於99年間與被告甲離婚,不同意再負擔清償責任云云。惟查,被告2人因共同經營外燴積欠系爭貨款而應負清償責任乙節,業經本院認定如前,此基於合夥及買賣法律關係所負之清償責任與2人是否離婚,係屬二事,不因離婚或個人清償多寡而解免應負之清償責任,且原告並未因被告乙清償貨款而向其表示免除其債務之意思,亦不生民法第343條規定債務關係消滅之效果,故被告乙上開所辯,洵屬無稽,並無可採。基上,被告2人共同經營A企業社,該外燴事業應屬(隱名)合夥性質,故被告甲基於外燴辦桌所需,參與合夥事務向原告訂購魚貨所積欠之系爭貨款,自應由被告2人負共同清償責任(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106年度南簡字第1376號民事判決參照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