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數罪併罰之定執行刑,固屬法院自由裁量之事項,然仍應受外部性界限(刑法第51條各款)及內部性界限(法律之目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)所拘束】次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,併合處罰之。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不在此限:一、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。二、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。三、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。四、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。前項但書情形,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,依第51條規定定之;刑法第50條定有明文。故受刑人甲所犯數罪若均為得易科罰金之罪,因無刑法第50條第1 項但書所定之情形,自應依該條項前段規定併合處罰。經查,受刑人甲因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等2罪,經刑事法院先後判處有期徒刑分別確定在案。茲檢察官聲請就所示二罪(均為得易科罰金之罪)定其應執行之刑,法院審核認檢察官之聲請為正當。又按在數罪併罰,有二裁判以上,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,法院所為刑之酌定,固屬自由裁量之事項,然仍應受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之拘束,而依據法律之具體規定,法院應在刑法第51條各款所定之範圍內選擇為適當之裁判者,為外部性界限;另法院為裁判時,應考量法律之目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者,為內部性界限,法院為裁判時,二者均不得有所逾越。查受刑人甲所犯二罪所處之刑,經法院參酌前揭法條規定之外部性界限,並基於法律目的及秩序等內部性界限之考量,爰定本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6月,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,以符合罪刑相當及量刑比例之原則。至前開已執行完畢之罪,僅為檢察官執行其應執行刑時,應予扣抵之問題,尚非因之即不得定其應執行刑(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07年度聲字第54號刑事裁定參照)。